|
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“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,我一直惦念着这里的发展和全体居民的福祉。”一番真情流露,让南海之滨绽放的盛世莲花,更加暖意融融。12月18日至20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澳门,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,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。
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时刻,回顾具有澳门特色的“一国两制”成功实践丰硕成果,擘画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、实现更好发展的宏伟蓝图,指引澳门乘着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,打开新空间、实现新飞跃、创造新辉煌。
(一)非凡之历程——“具有澳门特色的‘一国两制’实践取得巨大成功”
1999—2024年,岁月划出一道耀眼的轨迹。
盛世华诞,莲城欢动。
“莲花宝地”的城市风景,充溢着节日的气息:耸入云端的澳门旅游塔,披上了红色的灯影;大三巴牌坊矗立,如织的人群在庆祝海报前流连……
阳光洒在金莲花广场。12月20日一早,澳门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,静静等待。
清风徐徐,海波荡漾。
雄壮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奏响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。人们抬头凝视高高飘扬的旗帜,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。
这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迈上新征程的时代,这是澳门与祖国内地共繁荣共奋进的时代。
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内,灯光璀璨,气氛热烈。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。
上午10时许,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步入会场,全场起立,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。
习近平主席走上主席台监誓。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岑浩辉首先宣誓就职。
接着,习近平主席监誓,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在岑浩辉带领下宣誓就职。
之后,岑浩辉监誓,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委员宣誓就职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习近平主席健步走上主席台,发表重要讲话——
“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,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,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接续奋斗,具有澳门特色的‘一国两制’实践取得巨大成功。澳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。”
25年前,漂泊无依的游子重回祖国母亲怀抱。在新千年前夕,澳门洗尽历史风尘,迈进新的纪元。
25年来,祖国始终把澳门作为掌上明珠,始终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坚强后盾,始终为澳门发展提供最大机遇。
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抵达澳门时,对中外记者所言:“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、势不可挡,澳门的发展厚积薄发、未来可期。这是澳门居民的光荣,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。”
历史性成就,蕴藏着宝贵的经验启示。
“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人证明,‘一国两制’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,是保持香港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,是服务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好制度,是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、合作共赢的好制度,必须长期坚持。”
习近平主席强调:“‘一国两制’蕴含的和平、包容、开放、共享的价值理念,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值得共同守护。”
站在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,习近平主席深刻指明保持香港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,继续推进“一国两制”实践行稳致远的4条原则——
坚守“一国”之本、善用“两制”之利;维护高水平安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;发挥独特优势、强化内联外通;弘扬核心价值、促进包容和谐。
凝聚家国相依的深情,传递砥砺前进的力量。
“我坚信,只要全面准确、坚定不移贯彻‘一国两制’方针,有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,澳门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、不断创造新辉煌,一定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!”
会场内,一次次响起热烈掌声,回应着习近平主席对澳门、对澳门同胞的深情厚爱,表达着澳门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共建美好澳门、共襄复兴伟业的满腔热忱。
置身会场,聆听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,刚刚宣誓就职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备受鼓舞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。
他表示:“我将不负习主席的期望,带领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,团结社会各界勠力同心、守正创新、善作善成、接续奋斗,不断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‘一国两制’实践新局面。”
3天时间,10多场密集活动,习近平主席同澳门各界广泛深入交流。
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里,“澳门厅”“路环厅”“西湾厅”“会见厅”“牡丹厅”“宴会厅”……场景不断转换。一场场会见,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,习近平主席同大家亲切握手,交谈勉励,合影留念。
从澳门国际机场迎接的少年儿童,到澳门科技大学校园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,从其乐融融的欢迎晚宴,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……
面对可亲可爱的澳门同胞,习近平主席总是笑容满面。一句句亲切问候,温暖人心。
“澳门是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,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。”“时隔5年,再次来到澳门这块美丽的土地,和大家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,感到十分高兴。”言语之间,饱含深情。
宝地更辉煌,明珠更璀璨。
“澳门拥有‘一国两制’这一独特优势,已经打下坚实发展基础,乘着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,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飞得更高、走得更远、实现更好发展。”
这是澳门前行的历史方向,这是澳门奋进的历史机遇。
(二)青春之朝气——“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”
青春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,灼灼生华。
“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,是建设澳门、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。”在庆祝大会上,习近平主席寄语澳门青年,并谈到了视察澳门期间的体会:
“这两天,我接触了不少澳门青年朋友,他们有的成为特别行政区优秀管治人才,有的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取得骄人业绩,有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风采,有的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人生。”
19日上午,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,亲切看望在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。
这是一所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成长共发展的年轻大学,目前已经成为澳门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。
学校综合教学大楼里的展板上,展现澳门高等教育近年来学科优化布局的图表,吸引了习近平主席的目光。
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:“澳门高校围绕澳门‘1+4’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布局学科体系,近5年,学科从280多个增加到390多个。”
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高兴:“紧紧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的需求布局学科体系、培养高素质人才,这很重要。教育的学科布局,对得上号,才是有用功。”
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,“澳门科学一号”卫星数据正在动态显示。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,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。
2023年5月21日,“澳科一号”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。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,写信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喜讯。
令他们惊喜的是,几天后就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。
“你们好!来信收悉。从字里行间,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。”习近平主席在回信里热烈祝贺师生们,亲切勉励大家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,为“一国两制”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。
此次,习近平主席特意来看望“澳科一号”项目团队的师生们。
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了卫星实时运行情况、代表性科研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。
习近平主席肯定:“你们的工作很有价值,这个项目转化以后的实用意义很大。”
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围拢到习主席身边。
“都是年轻人啊!”习近平主席笑着说,“这是我们国家现在航天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。”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|